Tuesday, July 12, 2011

一齊吹吹風



看電視新聞,竟然有這樣的場景,大字標明:專題吹風會。

這「吹風會」,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門邀請各國使節,簡介胡錦濤在建黨九十周年講話的重點。令人奇怪之處在於,「吹風會」這不太正規也不太正面的用字,竟能登大雅之堂。

印象中,「吹風會」的講法大有可能源自香港,從港英政府時代直到特區政府,部門諮詢或推行新政前,多會從非正式途徑「放風」,向媒體簡報背景資料。這種「吹風會」與一般記者會大有分別,一般不能具名報道,不能錄音錄影,而且邀請對象「親疏有別」,多是新聞部門頭目,與會人士數量少,形式較輕鬆。

在香港傳媒的語境裡,不少人會認為「吹風會」略帶負面,「吹風」,顧名思義,「一風吹」,吹過了就無影無蹤,代表官員不想負言論責任,不想在記者會面對質疑,也有「探聽風聲」的意思,一般被視為權術運用,誘導輿論的手法。所以政府會用「簡報會」這字眼,英文是「briefing」,絕少赤裸裸地說「吹風會」,更不會在公開場合說「我吹風」。

內地黨政機關重視訊息發放,還是近十年來的事,故此「吹風會」的用法極有可能從外地移植過來。有趣的是,「吹風會」吹到內地,擺明車馬吹吹風,赤裸得有點可愛了。

相關文章:陰濕「是但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