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ly 21, 2011

錯把高官當權威


(本文21/7刊於《經濟日報》)

看新聞,務必要讀出政府的陽謀。政府操控傳媒技巧日益精湛,近期技倆,大家要留意「高官巡區」的新聞片。

最新案例,是上星期行政長官立法會答問大會前一天,特首曾蔭權到東涌視察限尺地及公屋用地。電視新聞所見,曾蔭權居高臨下,指點江山,自說自話,表示關心各階層住屋問題,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,身旁的官員則不斷點頭。細心留意,場面有古怪,為何完全沒有記者?為何特首說話生硬如唸對白?為何他的說話毫無新意也成為頭條新聞?

近期高官表示要「真心接觸市民」,不想「做騷」,不通知傳媒採訪巡區活動,新聞處卻自設頻道,派人拍攝,再向傳媒發放片段;有時則安排電子傳媒「聯合採訪」,各新聞機構協商,合派一兩位代表拍攝,片段共用。客觀效果,是無記者提問,巡區活動可按劇本進行、台辭則可準確宣讀;政府片段中,官員親民的笑容可以慢慢剪接,內容可以照本宣科,達致宣傳效果,締造美好形象。

誘導輿論是政府心戰室的任務,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,問題是,為何主流傳媒,尤其是電子傳媒,甘受愚弄,如此重視這新聞性低、宣傳味重的片段?

記者使命,號稱監察政府,但實際日常運作,傳媒與政府關係密不可分。一般而言,政府新聞資料有三大好處:

穩定供應:每天每夜,無論有多少天災人禍、多少溫情故事、多少政治爭議,新聞的版面與時間都需要填滿,政府聘請大量新聞官,長期餵料,傳媒懶惰或人手不足時,大可飯來張口,照單全收。

完全免費:做新聞,內容就是王。不少傳媒人手緊絀、資源又少,政府消息手到拿來,多快好省。

權威錯覺:雖云「平嘢無好」,但政府消息常常成為記者核實消息的最後一關。記者撰稿,重視訊息真偽,常需政府回應作核實;政府有回覆,就算是「平衡」,可以完稿收工,有時礙於出街壓力、時間緊迫,往往對政府資訊不加質疑,成為慣性。本來政府掌握數據資料庫與政策話語權,有其權威;但一涉及官員個人榮辱、施政得失,高官都屬利益集團的一部分,這種「權威」,只是政府苦心營造的錯覺。

從「遞補機制」一役,我們深刻認識,政府的信息可以違反常識、邏輯錯亂、真偽不分,赤裸裸企圖誤導,傳媒與公眾不能輕信。奈何不少人總覺得高官說話錯不了,以為高官出巡就是重要新聞,傳媒往往一時不察而墮入圈套、或要擦鞋而曲線奉承,就此成為權勢的棋子。

相關文章:陰濕「是但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