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anuary 31, 2011

閉眼觀察


繼續在廣州玉石市場的觀察。

是閉起眼睛地觀察,一場聲音的盛宴。

牛皮膠紙拖曵著的嚓嚓聲,有點刺耳,是貨物交易封箱的聲音。

窄巷裡,車伕拉著手推車,替客人運貨到大路,木輪轟轟地滾動,是完成交易,貨如輪轉的幸福聲音。

小商販閑來無事,傳來搓麻將的噼啪聲、女士踢踺子的聲音、奮力擊落紙牌的聲音響亮得義無反顧,我不明白,大動作把紙牌扭得彎曲、擊在桌上,究竟是什麼意思,駛唔駛咁大力?

旁邊傳來咚咚聲,一個賣和田玉的攤子,一位新疆人無聊至極,在鐵皮車上搖晃雙腳,咚咚,咚咚,在等待生意。


細聽遠處還有嬰兒哭聲;另一方,母親抱著兩歲女兒不停在說:「妳好靚啊,妳知唔知你好靚啊!啜啜啜啜……」

還有講粗口單詞的聲音,廣州人講粗口,最常夾雜的單詞是女性性器官,香港人則常用男性性器官,我相信應有深層的文化意義,尚待探究。

遠處傳來竹片敲擊的刺耳聲,小販叫賣強力粘鼠膠、蟑螂藥、老鼠籠;賣涼菜的手堆車經過:「要唔要涼茶,清肝去濕、清心降火!」;炒粟子聲、炸臭豆腐的香味、再來秘製老頑童鴨脖王,推車擺賣,吸引一群追隨者爭著付錢。


深度細聽,眾多音韻中,有一種密密麻麻的背景人聲,噢,是人們的細語交談聲,這裡每個人都互相認識,是家庭,是朋友,沒有生意時,融融細語,樂也悠悠,這不只是玉石地攤市場,這就是生活。

忽爾傳來刺耳鑽機聲,抬頭一看,原來市場四周已被新住宅與現代化商場包圍。發展的硬道理,原來已經包圍玉石市場。

*** *** ***
p.s.
閉起眼睛靜聽,聲音的感覺特別敏銳,聽出很多故事。我們常忽略「聽覺」,拍紀錄片時常忘記upsound, natural sound,攝影機裡的Naudio channel,很多人忘記其存在,實在錯失了很多。

旅行時到不同國度的城鎮,有一個地方,有機會一定要去,就是人們的市集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。看人們每天在買賣什麼,你大概知道他們的生活、他們的價值觀,那是認識一種文化的起點。

(課堂習作之二)
之一:地攤驚奇

Friday, January 28, 2011

小麟上廣州


廣州之行,繼續講無聊事之中的無聊事。(其實這是「前傳」。)

過關時,走自動通道,排在前面有位阿婆,過了第一重閘,到第二重閘門,要掃描手指模,她印了好久,毫無反應。

然後,她不加思索,提起手,用舌頭舔了一下手指頭,再印下去,成功了。

輪到你,閘門打開。而今問題在,排在後面的你,應如何是好?

你沒有退路了,後面擠著十幾人,等著你;前方那留住阿婆口水的手指模打印機,也在等著你。

*** *** ***

冷雨紛飛、寒風蝕骨的一個攝氏五度的早上,為了吃白粥腸粉,我戴著冷帽落街,飄雨中低著頭在停車場裡鑽,風實在刺人,我把冷帽拉得很低,隱約看見前方有大車檔路,於是急步在車尾的夾縫中鑽過去,前方有兩名大漢攔路,我抬頭一看,他們拿著兩枝長槍,槍口對正我,他們眼神緊張,口還半張。

原來他們在解款,那部大車是解款車,這幢混亂的大廈,出口有一家銀行。

沒什麼,只怪風太冷,我走得太急,冷帽子拉得太低,原來我也有似賊的一刻。如果他們真的開了槍,這就是命。


相關文章:手槍.迷藥.凍死骨

Wednesday, January 26, 2011

地攤驚奇


地點:廣州舊區,上下九附近的玉石市場


數月前,偶然在廣州舊區閒蕩,闖進了一個賣玉石的地攤市集,當天匆匆走過,我決意早晚要回來,好好坐它幾小時。

這裡是廣州西關的玉石市場,舊民房的陋巷裡,連綿上千攤子,賣玉石、沉香、根雕、硯墨、琥珀,批發零售,真假難辨。販夫走卒,熙熙攘攘,好一個無休止的舞台。

賣玉鐲的路邊攤
這天下午二時許,地攤小販拉著小包,找個空位,地上鋪一塊布,就把包裡的玉鐲攤在地上擺賣。小販們其貌不揚,衣著市井,玉鐲就隨便放地上,你猜他們的玉鐲開價多少錢?

這一包四隻玉鐲,你猜開價多少?

未幾,一位買家看中了其中一包兩對玉鐲,拿起紅色小膠櫈,坐在街頭與小販討價還價。

小販默不作聲,拿起計算機,按下一堆數字,我看見,是「56000」。

買家皺眉,想了一會,還價21000

小販狀甚不屑,聳聳肩,搖搖頭,不說話。

買家說:「怎麼樣,還個價。」

小販冷冷說一句:不可能。他連再開價也不願意。

兩對玉鐲叫價五萬多,他們那殘破背包裡,豈非有價值過百萬的貨?

再觀察一會,剛才非個別現象,小販叫價甚硬,最後,目睹一位買家,以三萬元人民幣,買了一隻玉鐲。他隨即在口袋裡拿出一大叠錢,現金交易,厚厚三萬元的紙幣,就在熙熙攘攘的集市裡成交。

四處探聽,那些隨隨便便的地攤,每塊玉的成交價,也得五、六千。地攤中,固然有十元八塊的劣貨,但貴價精品亦不少。人不可貌相,天南地北的買家,身懷巨款踎在地攤前搜購;咬著煙在玩紙牌的販子,人人身懷百萬資產,盛世中國一大奇景。

(課堂習作之一)

Sunday, January 23, 2011

誰叫你食銀翹解毒片


T打電話來,謂有點喉嚨痛感冒流鼻水,自己吃了銀翹解毒片,但感冒沒有痊癒,變成了咳嗽。

家裡的中醫解釋說,銀翹片是中成藥,用於風熱感冒,治療一般發熱頭痛、咳嗽、口乾、咽喉疼痛,療效不錯。不過,並非所有感冒都適合,例如冬天受寒,雖然也有頭痛發燒或喉嚨痛等徵狀,但服用銀翹片可能更差,因為銀翹片醫治風熱感冒,冬天人們往往是風寒感冒,病因不同,用藥不同。一般人對中醫藥一知半解,自行吃中成藥,往往弄巧反拙。

家裡的中醫說,冬天傷風感冒初起,一般不應吃銀翹片,更不應吃板藍根,因為風寒風熱性質不同,亂吃藥可能弄巧反拙。如果症狀輕微,煑糖薑水飲,可助袪走風寒,加上多休息,身體有機會自癒,較嚴重的當然要去睇醫生!

前陣子內地一宗有關「維C銀翹片」的新聞,香港傳媒甚少關注。很多人不知道,內地與香港所賣的「銀翹解毒片」,其實差天共地。

有朋友謂,內地賣的「銀翹解毒片」很見效,當然了,那些以「中藥古方」為品牌的成藥,原來含有西藥成份,只是大家都沒看清楚。

內地對中西藥複方成藥的監管,遠不如香港嚴格,香港的中成藥,不能含西藥成份。最近國家食藥監局公告,八年來有千多名病人,服用內地生產的「維C銀翹片」後出現過敏症狀。原來所謂「維C銀翹片」,不單在原來的中藥配方裡,加添了維生素C,還增加了撲熱息痛等西藥成份,雖然說明書有註明,但成藥的名稱容易令消費者誤以為是中藥。病者不察,連同其他西藥一起服,導致某些成份的劑量超標,出現敏感或其他嚴重副作用。

銀翹散是中醫古方,「維C銀翹片」是中西藥合璧。家裡的中醫說,中醫古方經過千年錘鍊,藥性與副作用都很清楚,根據原方製作的中成藥,服用時相對較安全,但「銀翹散毒片」尤如「豆豉鯪魚」,沒有人擁有專利,隨便什麼公司都可以出產,購買時要認清信譽良好的藥廠,搞清楚成份,不要一見「銀翹片」就以為是好東西!

Friday, January 21, 2011

用你真誠的眼神感動人

區家麟|絢麗荒涼    (《絢麗荒涼》逢星期五刊於《信報》)

上文談過寫求職信露出馬腳,與面試時撼頭埋牆的反面教材,朋友問,那麼應如何「見好呢份工」?在很多非專業的工種裏,如果求職者學歷與經驗差不遠,面試時,最主要看態度;態度,則反映於眼神。

人們說,梁朝偉演技很好,因他「眼睛懂得演戲」,大概沒有人會說:他的鼻子演得很有神、他的耳朵很迷人。「大眼仔」流行,皆因大家發現,女孩子一雙水汪汪亮晶晶的大眼睛,有「立刻變靚」之效;「港女三寶」:大眼仔、粗眼線、假眼睫毛,都與眼睛有關,化妝先化眼,正是擒賊先擒王的大智慧。若你不相信眼神之重要,請回想初戀心動一刻,難忘那回眸淺笑、婉約深情的觸電感覺,正是來自深邃溫柔的眼神。

一雙渴睡的眼睛

見工面試,考官與應徵者相顧對望,眼神接觸不可迴避,眼神是殺人武器,也能自毀長城;眼睛是靈魂之窗,也是穿崩的漏洞。以貌取人,不智;但觀其眼神以觀其人,往往異常準確。

面試時,應徵者都懂得挺直腰板,裝出信心,但畢直的坐姿、振奮的聲線,掩飾不了眼神的疲憊。面試的大學畢業生,常帶着一雙渴睡的眼睛,女生的「大眼仔」往往弄巧反拙,它吸引人注意你雙眼,但大眼仔掩蓋不了眼白裏的紅筋。面試前夕,睡眠不足,往往被一眼看穿,仁慈的主管會關心你的生活節奏,決斷的老闆會一眼認定這人好歹有限。

面試時相人,眼睛正是窺探的秘道。少經世故的年輕人,最易被眼神出賣。大學裏的就業講座「面試雞精班」,教人要直望考官,與人攀談時,不能眈天望地,要有眼神接觸,這是最基本禮貌與溝通技巧。

眼神反映性格

很多人知道眼神重要,故意睜大眼睛,想裝得精神奕奕,卻是眼大無神,空洞無物;有些人意態從容,皮笑肉笑眼睛卻不笑,出賣了自己內心的慌亂;日夜顛倒,精神委靡的年輕人,難以掩飾眼角那未老先衰的粗糙坑紋。有些人不敢與考官對望,就知道他自信心甚低,心裏有鬼;有些人眼神誠懇,你感受到真心真意,言行合一;有些人眼睛會笑,你知道他對世界充滿好奇,樂天積極;有些人雙眼發亮,你感受到一顆真心,無怨無悔。

那麼,如何把眼神訓練好?

對不起,相由心生,眼神反映性格,並非面試雞精班一時三刻能改變。為什麼高官說話總無人信,大家當笑料?因為政客掛着笑臉、和顏悅色,眼神往往憤懣不平;演說講稿關懷體貼,面對弱勢長者,卻眼神遊移,毫無關愛之心。老練政客尚且如此,若非一流演員,眼神很難裝扮,世上的梁朝偉不多,大家請忘掉眼神的化妝術。

不要吹水唔抹嘴

面試時應懷着什麼心情,令眼神誠摯、有說服力?很簡單,要對新職有熱誠、想學想做、靈活醒目、知識不足的話要有好奇心、答錯題目時要表現積極檢討的動力。更重要是,這種神態須發自內心,才會於眼神中流露。冒充有興趣很快會露出馬腳,吹水唔抹嘴很容易給人考起,還是早早充實自己,找到興趣;就算未確定大方向,也要有積極尋索之心,面試時做回自己,就不用裝模作樣。

坊間的面試雞精班常有一大誤區,提供得體的「標準答案」。曾遇過一位應徵的女士,請她介紹自己,她用背書的姿態一口氣把預先準備的答案讀出來,文中有大量四字成語,不似人話;她嘴角含笑但眼神呆滯,語調比電子發聲書更像機械人,場面滑稽。

再來一位女同學,面對考官,如奧巴馬在國會山莊面對全地球人發表演說,一分鐘自述,抑揚頓挫。話畢,請她談談自己的缺點,她說自己的缺點是容易哭,說罷,不知想起什麼慘事,她眼眶發紅,聲線開始顫抖,淚水已湧出來……

每一代人的際遇與成長環境皆不同,新一代,似乎較多人不擅溝通、情緒容易波動、求學動力低;但性情真切、敢想敢做,又是上一代所欠缺。我們以「上一代」的身份,評價年輕人表現,容易陷入「世代之爭」的圈套。論實力,新一代猛人甚多,儍人亦多,走向兩極化,造成「一蟹不如一蟹」的錯覺;論騎呢人辦,每一代都有,如今的成長環境,非年輕人自己能選擇。要怪,問題可能出自那群高呼「一蟹不如一蟹」的上代人,八十後九十後的成長環境,正是上一代人有份製造出來的。

相關文章:
1. 你的求職信露出馬腳了
2. 如何在見工時撼頭埋牆
4. 求職面試:補遺篇

Thursday, January 20, 2011

我本來沒打算轉載

這篇文章,來自廈門一個網站,有關內地新聞審查新發展。

本來,我沒打算在blog轉載,但前兩天再訪,文章消失了。

我仍是那一句:偉大祖國,是什麼人,站在什麼道德高地,以什麼理由,決定人們可以知道什麼及不可以知道什麼?


原文為《一個值得注意的政治信號》

摘自內地網站,原來的url
http://bbs.xmfish.com/read-htm-tid-5321235.html

作者:雙眼皮的貓

前些时听国内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提到,《南方周末》及《南方都市报》的终审权已收归广东省委宣传部。两家报纸获得如此“殊荣”,可谓是中国自改革以来从未有过的严管之举。当时心里还希冀这只是某段时期的临时举措,但紧接着是各类严管媒体的消息接踵而来。

一 条是1月9日《亚洲周刊》报道:中宣部已直接派员进驻中央大报,一些有影响力的地方媒体如南方系列等,也将从各媒体内部发展两名阅评员,直接参与稿件终 审。这种变事后纠察为事前审查的新闻阅评制度犹如“勒住中国媒体咽喉的钢丝”,让媒体不能越雷池一步。禁令还要求在十八大召开以前严格限制时政民生报道版 面,各大网站也一律不许上敏感社会新闻,一旦违规将严肃查处。

另一条是自由亚洲电台1月12日报道的“中宣部2011年新闻禁令舆论空前收紧”,从内容上来看,其中有禁载的较详细内容。

但在我看来,上述两条消息的目的还主要在于强化新闻管制。1月12日一条来自twitter的信息所透露出来的政治信号却相当强烈。该条推文的内容为:

“一位记者朋友刚开完会告诉我一个崩溃的消息:会议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,不能异地监督报道,不能受西方自由新闻主义侵蚀,中央级媒体采访也要接受地方宣传部领导,突发事件死亡超过10人不准报道,这日子没法过了。(@tienan89:)”
这条消息虽然无法通过官方文件证实(因为惯例是这类传达不准录音、不准记录),但可以相信它的真实性。它释放出来的政治意涵至少有如下三方面:

第 一,对于媒体行业而言,这条规定将堵死“异地监督反腐败”这条打插边球的路径。这条路径是90年代中期以来媒体人士反复摸索出来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。这 种打插边球的方式得益于中国媒体那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,即媒体的行政级别。中国的媒体行业内地位不全靠公信力,很大程度上依靠行政级别,人民日报 属部级,依次类推有厅局级、处级、科级。这种行政级别的高低使各级媒体的记者享有采访权限大小不等。中央级媒体由于行政级别的优势,在报道地方的腐败案件 时,地方政府只能软语央求(或者通过关系疏通)其不报,而不能象对待自己辖区内的媒体那样直接下令禁止报道。于是,一些媒体从业者就将本地的腐败案件线索 提供给外地同行,让他们采访报道。比如最近的乐清钱云会案件,浙江省当地媒体在省市两级宣传部门的强管制之下不敢有任何动作,只能配合官方需要做些报道, 但其它地区的媒体可没这么听话,奔赴乐清之后各自采写报道,尽管各媒体有自己的自律家法,但毕竟与浙江官方定的章程不同。

现在中宣部对症下药地定下管制新章程,“中央级媒体到地方采访也要接受地方宣传部门的领导”,以后媒体异地监督反腐败的管道将严重堵塞。

第 二,中央政府有意堵塞舆论监督管道,目的是放手让地方政府维稳。只要地方政府能够维护住一省一市的政治稳定,北京高层就不再过问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。以往 地方政府的恶行通过网络或者异地媒体曝光,尤其是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丑闻之后,中央政府有时为了维护“形象”实在不便装聋作哑。现在既然赐给各级地方党委 宣传部门“管辖”中央媒体或上级媒体的“尚方宝剑”,媒体依仗行政级别实施异地监督的方式就泡了汤,哪怕地方政府恶行滔天,中央政府也可假作不知,继续在 百姓中维持“中央政府清明”的虚假幻象。这次浙江钱云会案件便是明证,虽然乐清政府及警方有涉案嫌疑,但公安部及高检却按兵不动,坚决不“干扰”地方政府 “维稳”大计。

第三、使中央媒体也堕落成供地方政府役使的喉舌工具,意味着媒体政策的重大改变。从中共建政以来,人民日 报与新华社派驻地 方的记者有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:即监督地方政府。发现地方政府有何违法违纪行为,可以采用写内参的方式上达“天听”――虽然这些记者们为了维系与地方的良 好关系很少做让地方政府不高兴的事,但这一职能却从未剥夺。中宣部上述新规定,虽然未清楚是否将新华社与人民日报排除在外,但即使是对央视及其它中央级媒 体加以限制,也等于抛弃了以往利用中央级媒体作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纠偏手段。

由此可以看出,中共政府对“稳定”的担忧已经到了风声鹤唳、草木皆兵的程度。殊不知这种“用钢丝勒住媒体咽喉”的方式,正好是为地方政府任意欺凌民众大开方便之门,落入了“乱自上纵”的深坑,其后果是进一步摧毁已经千疮百孔、脆弱之极的统治基础。

相關文章:人民不宜收看

Tuesday, January 18, 2011

又是開學時


下學期,開學第一天,第一課,推門進NAH208,擠滿六、七十人,幾乎全是女生,陰氣很重,很嚇人;僅有的幾個男生,個個陽氣不足,寫在臉上。這個時代,為何讀書的男人這麼少?

遲來的同學無位坐,教室擠迫,很多人堆在門邊呆站,一位女生推門進來,指著講台前的位置,問教授:我能不能坐在那兒?

講台前的地上還有廣闊空間。教授說:當然可以。

女生從人叢中鑽過來,走到講台前,一手拉了全課室唯一的空椅子──也就是教授的椅子,一屁股坐了下來,乾淨利落,果斷有力。

全場爆笑,教授嘆曰:It’s amazing

大家還懂得笑,證明了這樣的事,還不是普遍現象。

*** *** ***

讀了一個學期,看了不少學術文章。

什麼是學術文章?一篇文裡,一百個字,有二十個字你完全不認識;另外四十個字你似曾相識,但加起來就是不太明白;餘下四十字你都認識,大概是「的的了了」、「之乎者也」之類。當然了,這一百個字,轉眼就會忘記九十五個,這大概就是學術文章。

面對這種文章,有人會露出仰慕之情,因為自己看不明白就以為深奧,深奧就等同高深;有人會面露不屑,冷笑三聲,認為自己看不明白是因為人家拋書包,故作高深,實質空洞無物。

要分辨學術文章是高論還是作大,殊不容易。那些難以明白有何意義的字句,多是一種研究傳統裡的某一概念,歷經數十年反覆鑽研,對內行人而言,是淺明用語,不需解釋,每個字詞,可能有二十六個層次的潛行凶間,那是一個鑽牛角尖的遊戲角落,又是學者生存與生活的方式,卻又是科學進步與社會新思潮的起點,為人類增加知識的一點一滴,管那一滴是多麼微細不可觸。

學術的迷障裡,只要看得夠多,掘得夠深,總有一些概念一些字眼,能在腦海裡產生化學作用,與過去的經驗與現在的觀察共鳴。記得本科生時讀「傳播理論」,那是眾多同學喊打喊救命的一科。如今再讀,把經驗套入理論,自己在想的,原來有千百前人早已想得通透;有些以前看來像怪獸的理論字眼,部分確能解釋及概括很多普遍現象。學術不一定要嚇人,一些又長又臭的學術字眼,可以用日常語言說明。

就繼續認真去玩每一場遊戲。

中大的天空,總會找到美麗的一角

Sunday, January 16, 2011

子彈不飛

《讓子彈飛》大賣,騙子、土匪、惡霸的故事,千百種詮釋。明喻隱喻一大堆,過分解讀一大堆,不過,我在apm星期二傍晚一場觀眾反應所見,甚有意思,不知大家的場數,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。

總體來說,影院內的觀眾幾近毫無反應。兩小時的電影,竟有人中段離場,有人叫「好悶」,附近有不同觀眾的電話響起幾次,其他人沒有怒目而視,似乎大家都在等待時間過去;完場字幕升起,沒有觀眾細味餘韻,大家都急忙離座,奪門而出。

看來,大部分觀眾,笑位不懂笑、語帶相關的對白不明白、以古諷今之劇情則看不懂。

《讓子彈飛》故事零碎,橋段犯駁,其戲味主要在對白與隱喻。片中土豪與縣官的對談,權錢勾結的描寫,末段起義一段,引起最多想像空間,也是電影成為文化話題的主因。

不過,要懂得笑,必須明白中國國情,而且要不斷聯想,才能享受詮釋的過程。從香港觀眾們呆若木雞的反應,可知大家缺乏基本國情常識去理解去發笑,結果,周潤發、姜文與葛優的對手戲,變成胡鬧連場;那些明顯要逗人笑卻全院笑不出的橋段,更令影院裡的空氣有點尷尬。

要明白什麼叫文化差異,找內地人與香港人同看《讓子彈飛》,內地朋友頗呼過癮、謂刺中癢處;香港人則連聲喊悶、無甚共鳴,這就是一國兩制的最佳體現。

好不好看?有些笑位我懂得笑;有些笑位我笑不出;有些笑位,卻真的不明白。至於電影的深層意義,可能有關這套戲的聽過太多,隱喻變成明喻,也就覺得沒有什麼。但佩服姜文的一點是,這齣戲,可以令任何人代入他們喜歡代入的角色,於是避過審查、政治過關,這是高超技巧。

看完後,朋友遞來一份影評,我才看明白,有些隱喻實在隱得很過分,原來現在看電影要這樣看的,讀完後才明白原來電影有數段不明所已的對白與笑話,原來是這個意思:

影評一篇:
姜文的皇朝永遠不會到來

(太長的話,從「問題一」開始看就好了。)

Friday, January 14, 2011

如何在見工時撼頭埋牆

區家麟|絢麗荒涼    (《絢麗荒涼》逢星期五刊於《信報》)

講課時,常會隨身攜帶一堆笑話,以備棟篤笑搞氣氛,兼警世及恐嚇之用,其中一個笑中有淚,甚覺悲涼的故事,有關「非洲」。

當時為一些大學一、二年級生講課,內容有關政治及時事,問了同學一道題:「達爾富爾地區在非洲哪一個國家?」

印尼當作印度

達爾富爾(Darfur)地區在蘇丹,年前的種族衝突,數十萬人死亡,逾百萬難民流徙各地,造成嚴重人道災難。達爾富爾曾經是新聞熱點,這問題也許冷門了一點,同學們不懂也就算了,但竟然有同學回答:「你的問題問錯了,非洲本身就是一個國家。」

這個答案令我感到極度震驚,O嘴五秒不能反應。非洲是一個大陸,非洲有大大小小五十多國,非洲不是一個國家。

類似的事例數不勝數,有大學畢業生分不清「莫斯科」與「墨西哥」,搞不清「巴勒斯坦」與「巴基斯坦」。在一個聘請記者的考核裏,有大學生錯把「印尼」(Indonesia)當作「印度」。求職者解釋:「Indonesia,即是印度尼西亞,簡稱印度嘛……」他本來說得理直氣壯,當他見到考官們錯愕的眼神,才開始有點猶豫。

一家財經機構的部門主管有天面試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。問答時,他出了一道題:「為何一九八三年,香港要實行聯繫滙率?」

這問題,對今時今日的年輕人,實在是強人所難,就是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一時間也可能印象模糊。這位朋友並非為了考驗應徵者的常識,而是測試這位大學生的個性與應對技巧。

「我未出世喎」

怎料這位年輕人立刻露底,有點不滿地說:「吓,我未出世喎!」

另一個聘請公關的面試裏,又是一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,她興高采烈地介紹自己的宣傳與組織經驗,謂曾參與奧運火炬傳送的後勤支援及宣傳工作,「到拉薩登上五千八百米的高峰」、「接受高原訓練」云云。考官奇怪,拉薩海拔最多不及四千米,何來五千多米高峰?搞了半天仍搞不清楚,她不斷在說:「拉薩真的有很高的山 峰,世界最高的地方啊!」最後才明白,她其實不知道自己去什麼地方,也分不清「拉薩」與「西藏」的關係,不知道「拉薩」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,以為「拉薩」就是「西藏」。

有人或會質疑,面試時針對這些小事,乃主管挑剔,鑽牛角尖。不過大家應該明白,大學裏的科目成績,沒有太大意義,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工作能力。在傳媒、公關、財務金融等行業,基本常識尤為重要,寫錯一個地名、按錯一個數字,往往謬以千里,滿盤皆落索。

不停把玩iPhone

考核基本常識,亦能試探應徵者的應對能力,觀其做事與學習態度。上述事例可見,有不少人竟會抱着一種「我未出世,這些事我無理由會知」的心態;又有不少念文科的應徵者,不只坦承自己對數字不敏感,是數學白癡,更會擺出一副理所當然的姿態。

很多應徵者會悉心裝扮自己的行為與談吐,但露出馬腳,往往並非於面試對談一刻,而是在踏入機構的一剎那開始。當今大學畢業生,見工時打扮相似,排隊面試,如殯儀館出殯行列,女的黑色套裝,男的深身西裝,臉色凝重,眼神憂鬱,但在會客室等待面試時,很快露出真面目。

最常見的是,不停把玩iPhone,連等待面試的十數分鐘也不放過。iPhone無罪,但會令主管聯想起,有一群為數愈來愈多的新人類,無論吃飯、走路、上廁、工作、開會、拍拖、親熱,都同時在把玩手上的電話;辦公室的電腦則同時打開微博、面書,同時與幾位朋友談天。主管表面上或許會體諒:你一心五用,同時在工作嘛。現實裏,開明的主管是稀有動物;他看在眼裏,記在心上,等待發作。

在入職申請表上「嗜好」一欄,有年輕人會填「上網」。上網無罪,網絡資訊豐富,面試時考官問:你習慣瀏覽什麼網站?有應徵者回答:「都係去討論區傾下偈,或者上網打機啦!」這一代的年輕人,坦率可愛,沒有機心,值得欣賞,但面試對談,絕非表現你直率可愛的時候。

見工時自暴其短,撼頭埋牆的例子還有一大籮,再談。

相關文章:
1. 你的求職信露出馬腳了
3. 用你真誠的眼神感動人
4. 求職面試:補遺篇

Thursday, January 13, 2011

西貢.大金鐘

那些遙遠的記憶裡,有朦朧的一幕。

挺拔的大山上,天地開闊,清風撲面,溫煦的夕陽灑落金黃原野,崖上枯黃野草隨風輕晃,草坪如波似浪。

那時是初中吧,班主任帶領遠足。還記得,那個清朗的黃昏,我獨個兒離隊,坐在懸崖邊、枯草旁,第一次發現山之秀美寧謐。

當時只道是尋常,也沒有問老師這是什麼地方。許多年以後,攀過更多雪嶺大山,始終未忘那年那天的清風夕陽;那個遙遠的黃昏,一直封存腦海,從沒打算要重臨舊地。

天色清朗的一個冬日,是時候舒展筋骨。從地圖上找了一條從未走過的遠足路線,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出發,上山半小時,即見開闊平原,是西貢昂坪。高山上的草原,枯黃的荒草,似曾相識,旁邊正是那座令我魂牽夢縈的山丘,原來叫「大金鐘」。


大金鐘不算高,但很陡峭,爬山路上,一草一石,仿如昨日。這座山,位於麥理浩徑旁,多年來,我路過山腳少說有十次八次,但不同陽光、不同角度下,一直未發現那就是它。

攀到山頂,清風與草香,一切如舊,風中勁草,枯黃的波浪,喚起久遠的回憶。草木蕭蕭,三十年未變;變了的,是天地間瀰漫濁霧煙霞、只能冷眼紅塵的一分蒼老心境。


Tuesday, January 11, 2011

浪花裡的新聞碎料



大千世界,每天發生的事如恆河沙數,新事物不斷湧現,每件事情,有如浪濤翻波的大江大海裡偶然冒出頭來的小水滴,它們在浪花之中擠擁著,還來不及被人發現,又回歸大海。

這些小水滴,絕大部分不為人所知,不為人所談,默默無聞;硬是某些小水滴,經過傳媒的選擇與包裝,升格為新聞,捧到大家面前,告訴你:這是新聞,是每天你要知的事。

資訊之海裡,記者的工作,就是每天在浪花裡淘新聞。傳播學者Molotch and Lester有很簡潔的形容:每時每刻,有無數的事情在發生,但這些事情絕大部分無人理會,可叫作occurrences (難以譯之,姑且叫「事件」),此刻有一個你在上網,是一宗「事件」、你和朋友飲茶吹水是一宗「事件」、牛頭角有個阿媽在打仔是一宗「事件」、曾蔭權聖誕起錨rap now是「事件」、溫家寶視察災情也是「事件」、Amina入獄被「通櫃」也是「事件」。

某些 ‘occurrences’(事件),會轉化成大眾能觀察到的 ‘events’(新聞);有些事件,只是一剎那的浪花,瞬即淹沒在歷史長河中,無人知曉。由「事件」轉化成「新聞」,箇中的輕重取捨,傳媒機構擔當其中一個重要角色。

為何某些一瞬即逝的浪花,會變成新聞?這是一個選擇的過程,什麼事件要做大?什麼事件視而不見,當中難免主觀,如果有傳媒自吹自擂「客觀中立」,對不起,某程度上是自欺欺人。身為讀者觀眾,更要小心察看。

例如:

為何曾蔭權聖誕rap now歌,由「事件」變「新聞」,而網民改編惡搞這「事件」,卻沒有在主流媒體裡成為新聞?

為何曾蔭權踏單車放片上facebook是新聞?為何曾特首一家到工展會買了二千元烏冬會變成新聞?

早前西南旱災,為何新聞裡常見溫家寶憂國憂民視察災情,卻很少見到災民的苦況?

電視台自製「感動香港」人物選舉,為何那些人大部分你都不認識?為何以新聞手法包裝?為何主旋律都是和諧溫情?

人們說,攝影是「減的藝術」,做新聞也是,由「事件」到「新聞」,就是刪減的過程。相機的觀景器,是攝影家察看世界的窗口;記者的筆,就是大眾觀察時事的耳目。一切都是刪減的過程,除了「新聞」本身,我們還應留意,有什麼沒有成為新聞。

讀者觀眾常有錯覺,以為領導人講話必然「重要」、領導人出訪必然「歷史性」、領導人體察民情總是皇恩浩蕩,值得大書特書,其實這一切都非必然。一個工展會,有多個可行的觀察角度,為何「特首買烏冬」成為主菜?領導人出訪為何一定是新聞,高幹子弟貪污濫權卻甚少人提?這是需要思考的。

西方學者早以此角度理解媒介:「媒體並非反映真實的世界,乃是權貴操控他人感受的手段。(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“We see media as reflecting not a world out there, but the practices of those having the power to determine the experience of others.” Molotch and Lester)

在西方國家,所謂「有權勢者」,包括大財團、廣告商、政府組織,甚至是民間組織,環保團體,亦有能力影響媒介,以至執筆的記者,有時亦會被視為「有權勢者」,因為民主開放社會下,權力較分散、政黨會輪替、商界有競爭、新聞真自由,「當權者」有很多,不會永遠是同一群人。

中國就是另一回事,權錢合流,勢力坐大,鐵板一大塊。由「事件」(occurrences) 轉化為「新聞」(events) 的過程,有權勢者之影響,更直接更持久。

香港則處於兩者之間,自由中見隱憂,強權下又見堅持。在中國巨人腳底下,媒介慢慢向權力靠攏是大趨勢,但媒體的走位轉向,有時不容易察覺。由occurrence轉化成news event的過程中,各種勢力在爭奪話語權,正是觀察媒體運作的一個絕佳窗口。

(讀書筆記N之三)

相關文章,讀書筆記之:

Molotch, H., and Lester M.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ur,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, Accidents and Scandals. In Berkowitz, D. Social Meaning of News: A Text-Reader, pp.193-209)

Sunday, January 9, 2011

無情無義.再談《非誠勿擾2》


《非誠勿擾2》植入廣告非常多,主角所駕的車、所住的酒店,似是海南島旅遊特輯,取景用鏡,令人有到此一遊的衝動。片末暗示,故事未完,尚有大量續集,可能直到2030年,明言要繼續賺錢,真係幽你一默。

但是越看我就覺得他的植入廣告甚高明,這些廣告幾近赤裸裸,擺明車馬就是廣告,那種奢華、荒誕、紙醉金迷;絢爛的排場、滿嘴的謊言,一個極盡商業化的年代,襯托主角們感情的迷茫、心靈的失落,睇睇吓竟也合情合理;那些植入廣告,猶如自嘲,觀眾初則覺得有點離譜,慢慢發現原來是劇情的一部分,我越睇越欣賞,中國就係咁。

買票入場看電影,還要不停見到商品廣告,豈不過分?回想起來,這也是中國國情:觀眾無情,人人買翻版;片商亦無義,索性大量植入廣告。反正翻版量大,觀眾面廣,所收取的植入廣告贊助費亦可以倍增;既然我管不了你看翻版,你也管不了我植入廣告,大家各取所需,互不拖欠,no nonsense,好寫實。

相關文章:《非誠勿擾2》之《 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》

Friday, January 7, 2011

你的求職信露出馬腳了

區家麟|絢麗荒涼    (《絢麗荒涼》逢星期五刊於《信報》)

新人類的求職信,在一眾主管眼中,新奇有趣,蔚為奇觀,好睇過戲。碰到這話題,火山爆發,一發不可收拾。

好些求職信,先不用看內文,翻到最後一頁,應徵的同學附上照片,竟舉起V字手勢騎騎笑,有人扮可愛教主、擺港女十式。須知道,應徵的職位,只是專業的撰稿員,不是漂亮可人的促銷員,不用chok樣盡出吸引注意。這個年代,數碼相機普及,拍攝人像,沒有人會再到影樓正襟危坐;擺出的姿勢,必然古靈精怪,思想古舊的主管級老餅慢慢習慣,開始明白、體諒,甚至有時會欣賞—不過,有一位竟在求職信裏附上雙人合照,兩位美女面貼面,咧嘴而笑,哪位是求職者?連體嬰?

另一露出馬腳之處,是求職信附上的電郵地址。電郵地址的字串,往往是佛洛依德式鬼拍後尾枕地泄露真性情,有人叫自己做princess001,自命「公 主」,她忘記了這年代大家只會聯想到「公主病」;有位叫Mary,電郵地址是ilovemary,自戀狂?有位男孩,叫iloveannie,情聖?又有位女孩,叫hellokitty吉蒂貓。

騎呢電郵字串

求職基要,在顯示自己的熱誠和實力、掩飾自己的傻戇與騎呢,想展現真我個性放任熱情,可留待獲聘後才露出真面目。未來僱主也許不會以你的電郵字串定生死,但也不需要給主管太多聯想,避免一切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可能。面試時,見到主管拿着你的履歷,面露忍笑的扭曲表情,多半是你的電郵地址太好玩。

求職者學歷經驗並非出眾,要脫穎而出得到面試機會,最少要有誠意。一位應徵者把幾年前的求職信改改字眼,重印一遍就寄出,為何被人發現?因為他忘記了改日期,信函上寫着二〇〇六年十月,是N年前的信,大意兼馬虎,自我了斷。

現代的精英,六歲未夠,履歷已經一吋厚,記載他們學琴學游水學非洲鼓學法文學普通話、參加領袖訓練營、演講技巧班及到北京學術交流的豐富閱歷,目的是準備小學面試。大學畢業的同學,難免要展示自己社會經驗多,大學雖然只得三年,但很多人似乎無時無刻在兼職工作。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,工作履歷竟然寫滿兩頁紙,連身兼四份家庭補習也寫下來,令人滿腹疑問:究竟這位年輕人,大學生活如何過?他們有一個大學學位,但有沒有讀過書?

動作太超前

接下來看看求職信內文,也拍案驚奇,有內地人向香港一金融機構求職,開門見山,寫明「我的父母可以為公司帶來生意」,誠實得可愛,赤裸又直接;有求職者向主管表露心迹,信中說「我很欣賞你的工作成就,你過去的表現令我印象深刻」。慢着慢着,誰是應徵者誰是主管,主管的成就何用應徵者來「欣賞」?這些角色移位的動作太超前,前輩們接受不了的。

大部分求職信,都是循例形容自己上進好學積極外向捱得苦,很多自我介紹,明顯是電腦下載的樣板信件,見怪不怪;同學們慨嘆,當今找工難,寄出數十封求職信,回音很少,極度沮喪。不過,想應徵一份工,最少應告訴人,為何有興趣?自己為何適合?有何資格與條件?但是大部分應徵者的信件皆千篇一律,不管自己申請什麼職位,信件行文沒有針對性、無個性,亦無特色,一望而知這位應徵者寄出數十封同樣的求職信到不同機構。漁翁撒網正常事,但工種性質不同,每封信都要修改一下字眼吧。

不懂人情世故

弄到如斯田地,乃因應徵者缺乏基本溝通技巧,不懂人情世故,沒有設身處地從機構的角度去想問題。每封信有針對性地修改字眼,如此簡單的事情也不做,在主管眼中,乃懶惰的表現,亦欠缺誠意,語文運用能力可能甚低。

從來不敢說一蟹不如一蟹,每一代人都有他的做事與表達方式。新一代相對放任自流,個性直率,我行我素。現實是,大權在握的那群人,是五十後六十後,要陪他們玩這場遊戲,難免要遵從他們所訂的遊戲規則。一年伊始,大機構的招聘季節將臨,也是雙糧花紅到手後的逃亡時分,寫一封像樣的求職信,是重要的第一步。


相關文章
求職之二:如何在見工時撼頭埋牆 求職之三:用你真誠的眼神感動人
4. 求職面試:補遺篇

日偏食與太空站

看到一張相片,忍不住要同大家分享一下。

Eclipsing the Sun, from NASA 每日一相

Image Credit & Copyright: Thierry Legault


一月初的日偏食,太陽裡見到兩個小黑點,右下角是太陽黑子,左上方是什麼?

看清楚,是國際太空站剛剛經過。


此君有舖拍攝國際太空站的癮頭:http://www.astrophoto.fr/

空櫈再現

十二月二十九日的《南方都市報》,繼續空櫈。


空櫈在內版,講述一宗酒店的租賃糾紛。涉事酒店已停業,圖片說明謂:「已經停業的度假村,門外擺了幾張椅子,用繩子連了起來。」

內地不少記者,有原則、有膽量,在艱苦中奮鬥、在夾縫中發聲。一直以來,總叫我這些理應享有自由的記者很是慚愧。

Wednesday, January 5, 2011

直升機跌落水塘是什麼新聞



聖誕假期,一位朋友從加拿大回來,看了幾天新聞,大惑不解:「那直升機急降水塘的新聞,有什麼重要,為什麼天天報道?」

問得好。

論新聞性,報道一天兩天就差不多了。那次意外,沒人受傷、沒有污染水塘、直升機其實還可以安全飛行,只是機師以防萬一才急降。

那麼,主流媒體,為何樂此不疲,早午晚三餐,日日講如何打撈、如何運送,講足三五天,而且篇幅不短呢?

當今記者,有「車衣工人」之說,幾十年前美國傳播學者Gaye Tuchman早以「焗面包」比喻新聞製作過程,新聞每天都要新鮮製造:News is “a depletable consumer product that must be made fresh daily”.

無論當天有大新聞、小新聞、無新聞,每天都要「出貨」,車衣工人好,焗面包也好,都要有新聞出街。

聖誕新年期間,新聞較少,於是「直升機跌落水塘」,就變成連續幾天的大新聞。「新聞價值」是相對的,當沒有新聞,什麼垃圾事件都變成新聞,這是最簡單、最表面的解釋。

不過,用Gaye Tuchman的看法,這種新聞竟而成為新聞,其實關乎傳媒的組織架構,再進一步,亦關乎其理念及意識形態。

這類「直升機跌落水塘」都做足幾日的新聞,一般歸類為 ‘continuing news’「跟進報道」,這類新聞有一特徵,是「可以預計」(prescheduled)。以一家工廠而言,尤如一塊等待放進焗爐的面包、一襲所有元件都齊備的衣裳,只待車衣女工copy and paste,補幾口針,完事。屬於手到拿來,萬無一失的材料。在今日不知今日事的紛亂新聞採訪環境中,是一大碗清香的白飯,就算無主菜,吃飯都飽,很重要。

要求高的新聞機構,重視調查報道、監察政府、深入分析、揭露社會不公義,這些新聞,「原材料」難找,需要時間精力,走得太前又怕出事,又怕政治不正確,投入太多資源又怕保證不到正常運作,應付不了「出街」壓力。這些都是高難度動作,需要大量人力物力,需要挑戰權威的膽量,需要精密分析的智慧與經驗。當三者皆缺,就是深深擁抱「直升機跌落水塘」的時候。

對資源緊絀的媒體而言,「直升機跌落水塘」有眾多好處:
1. 又要防污染、又要打撈要運送,持續數天,縱使無新聞價值,保證有新聞。
2. 有畫面,有相片,有動作,傳媒至愛,讀者觀眾不會叫悶。
3. 人手及資源調配,完全在預計之內,唔駛煩。
4. 政治風險零,可以大量篇幅,大書特書。

可以預計,眾多主流傳媒,無人無物無guts,將會越來越多「直升機跌落水塘」式的新聞。這些新聞,不是不應該做,而是過多過重過長,把重要的新聞都擠掉。

推而廣之,這種「直升機跌落水塘」式的新聞,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面相,而且還可以佯作「客觀持平」。再談。

(讀書筆記N之二)
讀書筆記N之三:浪花裡的新聞碎料
讀書筆記N之一:大事回顧

Monday, January 3, 2011

2010的一些什麼



曾經給自己很多要留下的理由,當這些理由一一消失,就是離去的時候。

與其在高處淪落與沉默,不如向下爬,到低處重頭再來。

時勢不能改變,又不能改變自己,只能換個位置,看看不同風景。

還有些事情要解決。

有很多書要讀。

要把自己還給自己。

我的com-off已全用完。

朋友問,為何2010年作出了這個決定,我說大概有二十個理由,這是其中幾個。

*** *** ***

新亞書院人文館,二樓廁所外,正對錢穆圖書館,那走道──

原來叫人文橋。

多得Chelsea告訴我,然後,有一次,我約迪士尼女俠「在人文橋等」,她很驚訝原來那處不叫「廁所出面」。

是的,「廁所外面等」與「人文橋等」,相差了八十二個層次。

*** *** ***

初回課室,不習慣、不明白,大家為什麼還這麼重視分數。

一學期過後,明白了。當你發現自己還懂得玩這個遊戲時,仍是值得欣喜的。

然後,發現自己要解決的事情,從書本裡找到一些方向,更是安慰。

*** *** ***

這個假期,碰到有朋友說我的文章「很刻薄」、「很像你」;

又有另一位朋友說我的文章「很誠懇」、「很像你」。

刻薄,沒怎樣;誠懇,沒怎樣。又刻薄又誠懇,我喜歡,謝謝。

*** *** ***

一天就是一天。年底不是終結,年頭也不是開始。什麼時候都需要回望前瞻,什麼時候都不用太多回望前瞻。朋友,讓我們一起頭也不回,勇往直前。

Sunday, January 2, 2011

《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》



(含電影情節,如果你準備看《非誠勿擾2》,千萬不要看下去。)


《非誠勿擾2》,看了大半,基本上得啖笑。直到末段,片中配角香山的小女兒川川,在父親的人生告別會上,送父親一首詩。

我想,在影院裡,我從未如此感動過。

川川第一次開口,安靜地唸了這首詩:


你見 或者不見我
我就在那裡
不悲不喜

你念 或者不念我
情就在那裡
不來不去

你愛 或者不愛我
愛就在那裡
不增不減

你跟 或者不跟我
我的手就在你手裡
不捨不棄

來我懷裡
或者
讓我住進你心裡
默然 相愛
寂靜 歡喜


電影的情節鋪排不怎樣,川川父女的感情,從無著墨。但是,她開口唸第一句,我竟然就哭了。

事件實在,管你見不見、愛不愛、念不念。曾經發生的,就是永恆。

這首詩,改編自一位藏族女詩人扎西拉姆.多多。「班扎古魯白瑪」,就是藏傳佛教的蓮花生大師(據說是觀世音菩薩在西藏的化身)。原詩並非情詩。

重溫電影裡的這首詩:川川在父親的人生告別會上

一首詩,改變了一齣戲。《非誠勿擾2》與第一集一樣,有非常精警的對白及場景,但故事不完整,支離破碎。正是這首《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》(又稱《見與不見》)拯救了整齣戲。

片尾曲也有味道:《最好不相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