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anuary 11, 2012

如果 命運能選擇…


區家麟|絢麗荒涼    (本文11/1/2012刊於《信報》)

「如果!命運能選擇!」六歲小侄女,一邊吃飯一邊唱;吃完一口,又來:「如果~命運能選擇~~」十秒後,飯未吞,繼續引吭高歌,悲慟狂號,如中毒咒:「如果命運能選擇~~~」「如果命運能選擇~~~」……

入心入肺的插曲歌詞、全城談論的反建制情節,不管你喜歡不喜歡,TVB劇集黃金時段近二百萬人收看,就是有影響力,你奈它何。

《天與地》一呼百應,製造話題,可能是近二、三十年來破格之最;令人聯想到,TVB主流劇集長年以來,大多數時間不呼不應,不製造話題,甘於平庸隨俗,其實亦有巨大而無聲的影響力。

《天與地》被認為是「異類」,它訴說的故事,談理想、反建制、反和諧論、叫人尋夢;細節寫實,敢觸碰政治;暗藏隱喻,敢挑戰權威;節奏緩慢,色調沉鬱;以畫面說故事,情節懸疑,人物性格複雜,逼你思考。

從「異類」對比主流「師奶劇」,正是差天共地。香港人浸淫多年,黃金時間「送飯」的劇集,矛盾點建立於爭錢爭權爭情人,鼓勵消費飲食玩樂;劇集情節與社會現實脫節、非政治化、去爭議化;故事節奏明快,畫面緊湊奪目,情節畫公仔畫出腸,忠奸分明,免卻你思考,不想你用腦。

權貴害怕人民思考,甘於平庸的老闆也不喜歡會思考的下屬。正如佘詩曼在劇中飾演的CCRadio節目主持所說:「輕音樂才是政治正確」;挑戰主流價值,叫人獨立思考的搖滾音樂,不容於CCRadio。布迪厄 (Pierre Bourdieu) 在《論電視》中,批評電視與電視新聞,為了取悅大多數人,埋首製作看似有些吸引力卻無關痛癢的東西。然而,電視的播出時間是珍稀商品,觀眾的時間也很寶貴,我們珍重的每刻光陰,隨著平庸無謂的節目白白流走。

一齣《天與地》,若能喚醒一些人的意志;那麼長年以來的平庸,為整體社會傾注了多少麻木不仁?娛樂無罪,日頭猛做,回家要輕鬆一下,但也不需年年月月日日娛樂至此,胡鬧再胡鬧,消費再消費,吃喝再吃喝,既耗費時間,亦排除了其他更有意義的內容,正是社會進步的大障礙。

現代媒介中,電視有其獨特的魔力。湯普遜 (John. B. Thompson) 認為,電視的媒介性質,很容易締造主持人的「光環」。電視廣播中,節目主持與觀眾處於不同空間,跟日常面對面溝通不同,也與政界人物接受記者訪問不同,這些「電視人」一般不會在節目中被觀眾質疑反駁,加上電視台的製作團隊基本上隱形,「電視人」在台前,是一個學識淵博、談笑風生的人物,觀眾不會留意幕後一大群人在搜集資料,後台「蝦碌」醜事無人知,正是林保怡在《天與地》所飾演的工會領袖所言:「唔知就俾佢嚇死,知就畀佢笑死。」

長年累月一台獨大,是社會環境所造,也是權貴所樂見。TVB製造了眾多食家、才子、風水師、歌星、演員、諧星的「光環」,權威既成,傾向自我複製;繼而自製獎項,自頒自娛,大部分時間,鼓吹吃喝玩樂,搞笑胡鬧,省卻思考,塑造並強化主流價值,繼而抱緊不放,政治正確得很。大批觀眾,俯伏於電視媒介製造的光環下,感覺良好。電視的影響力,正在於其節目能壟斷很多人的時間與腦袋,意識形態潛移默化;縱使一些學術研究質疑媒介的影響力被神化,但最少在黃金時間,它排除其他類型資訊傳播的可能。

TVB可以政治不正確嗎,看《天與地》的代價,得罪師奶,會影響收視;含蓄隱喻,也會遭內地封殺。內地市場大過天,收視慘跌廣告商會「詐型」,在凡事以錢衡量、高度商業化兼到處政治地雷的香港;連談理想、講真話,也快要變作政治不正確的時代,《天與地》確實是一個奇迹。

本來,引入競爭,慢慢打破TVB獨大的格局,是香港的希望。但三個新免費電視台的牌照,久聞樓梯響,成事日子一拖再拖,政府語焉不詳。一台獨大,便於操控;節目多元,恐防會失控,「競爭」也快被統攝進「政治不正確」的魔咒。

眾聲喧嘩過後,而今問題在,為何這齣TVB劇能夠出街?從來相信,每塊鐵板都有一個洞,洞在何方?洞還在嗎?如何才有更多的洞?
家明被吃掉的地方


相關文章:
一地死蛙

TVB「食死你」類型節目最新抄錄 (男主角認真樣):「上面有一條香草,咬落去呢,好香嘅草味……」(Spotted by Keith Yue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