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October 14, 2014

梁振英的「是但噏」



這是一個哲學問題︰有人給梁振英五千萬,叫他不要做一些事,例如不挖角、不競爭;就當他的確收了錢,沒有做事,那麼這算工作,還是沒有工作?根據梁振英的意思,沒有工作,所以不算工作入息,不需交稅。

難怪,最近很多打工仔收到稅單,特別惱火。

本來,梁振英舊公司賣盤,小股東血本無歸,自己有半億落袋,細節複雜,身陷其中的特首,宜開誠布公,站出來大方說明;不過,梁振英選擇「電視講話」,應約訪問,只選「信得過」的電視台獨家錄影專訪,逃避記者。

記者行家猶記得,當日梁振英以「個人名義」反佔中,也大張旗鼓請記者拍攝;今天醜聞事關重大,竟多番逃避不肯詳細向公眾交代,對傳媒,呼之則來,揮之則去,視作宣傳工具。

記者要問的問題可多了︰收了錢,為何不申報?既然有利益衝突,為何不中止合約?付款協議保密,託管人不知、債權銀行不知、小股東不知,是否損害其他人利益?是否違反誠信?新揭發的離岸公司利益衝突,有何解釋?

說好的開誠布公呢?

不清楚傳媒運作的朋友,可能不明白︰梁振英不是有電視講話,又發過書面解釋、接受過專訪、站出來說過話嗎?為何四個傳媒工會齊發聲明「極度遺憾」,指他逃避傳媒質詢

引述舊文recap一次這些「簡報會」美妙之處︰


這些所謂「回應」,並非記者會,而是某些場合,例如宴會後、巡視後、會議後,站出來交代幾句,新聞界術語叫standup,戲稱「是但噏」。從「心戰」的角度,渴望逃避輿論監督的高員,這種「是但噏」有五大好處:

一,會面時間長短不定,簡短者,發言後掉頭就走,記者無機會發問,只能當傳聲筒。這種「是但噏」,很多時電視直播,立即「出街」,官員達到目的,又不需認真回應記者問題。

二,「是但噏」由官員主導,新聞官常以時間緊逼為理由,點記者發問,官員啟動錄音機模式,答非所問,顧左右而言他,玩閃避球;記者如想跟進,指出盲點,新聞官眼看勢色不對,即刻欽點另一記者發問;又或「現在是英語傳媒問問題」,轉移視線,替高官消災解難。不若記者會,有較多機會困獸鬥,官員辭窮時也不能隨便拍抬離座。

三,一般「是但噏」,皆極短時間內通知採訪,把靜態新聞變作「突發」事件,令傳媒無從預先準備,特別是電子傳媒,難以在短時間內作出有系統分析,客觀效果是,報道往往突出政府觀點,甚至照單全收。

四,心戰室深明傳媒運作,「是但噏」突如其來,什麼記者能參加這種「會面」?熟悉議題的資深記者多有工作在身,不能隨傳隨到;剩下能趕到現場的,多是新晉記者,甚至實習生,他們未必有膽量提出尖銳問題,正中新聞官下懷。相反,若預先一兩天通告的記者會,傳媒可一早籌備專題,派精銳記者採訪,這正是政府所不想見。

五,官員「是但噏」,前後左右總站著一堆拼命點頭的支持者,以示團結;大家不要天真,這都是精心設計的心戰一部分,總比記者會背景只有一塊死硬的板來得有人氣,能增強說服力。

以「是但噏」代替正式記者會,正是官員不想溝通、不想解釋、不想討論的表現。為什麼還要站出來?因為高官深明大眾心理,電視的魔力,容易令人顯得又高又大;見你西裝骨骨,就以為你高人一等;見你說話,就覺得你講了有意思的話;見到你的樣子,就代表交代過。一個理虧的政策,官員當然千方百計逃避理性討論,以「是但噏」製造肯問責有承擔的錯覺。

「媒體並非反映真實的世界,乃是權貴操控他人感受的手段。」傳播學者Molotch and Lester的話,可引以為鑑。

***   ***   ***


(本文前段刊於晴報專欄《風起幡動》。) 


相關文章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