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September 19, 2016

閉關流浪仁波切


詠給‧明就仁波切,閉關四年後重出江湖,本星期三(21/9)到中文大學百萬大道烽火台,談快樂之道,來吧。

話說「閉關」的方式有很多種,用流浪的方式閉關禪修,乃詠給‧明就仁波切2011年做的事;這位新生代禪修大師,留下一紙書信,幾乎身無分文,流浪街頭,長途旅行,叫「閉關」修煉。

年少輕狂的日子,我也算流浪過,在非洲截一輛不知目的地的順風車、坐上一架陌生地名的巴士、暮色四合,仍不知自己今晚睡在哪裏。這些,都可以是禪修?

明就仁波切談禪修之道,許多人誤以為,禪修是要刻意停止念頭而達致片刻平靜,錯,錯晒;明就仁波切說,這只不過是「僵屍般的平靜」,禪修不是要找尋「樂死了」的境界,也非「一片空白」,也不是為了讓心更「清晰」。

禪修目的,乃探究自己的心;他說,禪修和普通社交之間唯一的不同是「你要深入交往的朋友是你自己」。

明就仁波切說,禪修的重點,就是要放下你對禪修的所有期待,安住於當下的自然狀態之中,單純清楚地感受當下現起的一切念頭、感官知覺或情緒,就能放下平日的習氣,回復到每個人本來如是、澄明開闊的「本然心」,就好像要把混濁的水變得清澈,最簡單就是讓水沉澱下來。

流浪旅行,除了令自己不離地,觸碰真實世界,也把自己狠狠投入陌生的氛圍,離開comfort zone,忘記慣性的日常枷鎖,擺脫理所當然的生活規律,正能驅除習氣,過濾塵垢,瞥見真實的本心。


而明就仁波切閉關流浪的故事,一開始就碰釘,他苦行化緣,吃布施得來的食物,沒多久就染上痢疾,死去活來,送醫院搶救了。

於我看來,「閉關流浪」可以有兩重理解,一是用流浪的方式來閉關,二是用閉關的方式來流浪。

關自己在斗室之中,沏一壼熱茶,讀幾本書,馳騁於浩瀚時空,閱讀時間軸上人們的悲喜劇,如此流浪,安全快捷。

請於此報名,中大見!



*   ***   ***

(本文原刊於晴報專欄《風起幡動》,此為加長版)

相關文章: